結合人力資源與供應鏈管理的特別部門,
負責教育訓練、車隊夥伴招募與夥伴社群經營事宜,
亦是Lalamove車隊夥伴與公司平台兩者間的溝通橋樑,
致力為車隊夥伴帶來穩定友善的工作環境,有效分享車輛、創造資源利用。
夥伴關係部可說是維繫Lalamove平台司機夥伴供應鏈的重要部門,從招募活動、教育訓練再
到管理溝通,一切有關管理車隊的流程規劃都是依靠夥伴關係部優化經營。
Joe身為該部門的第一位員工,一步一腳印將部門制度與業務建立起來,進入這全新領域的部
門對他而言可說是嶄新的挑戰,卻又總是能藉由與司機夥伴們的交流與互動得到滿滿的回饋。
在Lalamove工作,讓他瞭解到用「心」對待人的重要性,不論是家人、朋友或是同事,在夥
伴關係部總是能學習接觸到不同的角色對應,進而體會每一位重要夥伴的需求與期待。
以下是與Joe訪談的問答摘要,而前幾位員工皆談到共享經濟如何吸引他們,不知道Joe是不是
也是如此呢!快一同來看看Joe對於共享經濟的想法,以及他在部門中與車隊夥伴互動的深刻
分享吧:
蜂鳥小編問(以下簡稱問):
請問從一開始面試進入啦啦快送,到現在對於公司印象的差別是什麼?
Joe答(以下簡稱答):
基本上一開始的印象,老實講有點不記得了。但我記得的是當初選擇這家公司看中的就是共享
經濟這件事情,共享經濟對我而言就是對於社會和這個世界是有幫助的,所以我在執行目標的
時候會依照對社會有幫助的方向去做發想執行,如果這間公司沒有辦法幫助到這個社會的話,
那我就不會待在這邊了。因此對我來說Lalamove它始終都會對這個社會有幫助,我也才會繼
續在這裡服務。(小編加問:看來Joe對於共享經濟一定有一番理解,對你而言,Lalamove共
享經濟的實踐程度是否由符合你的期望?)當然我認為共享經濟要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,有一
定的門檻必須突破,我覺得這是我們必須要努力的目標。
問:
可否舉出幾個你認為Lalamove平台的運作有實際幫助到他人的例子?
答:
以我的部門為例,主要是去思考如何讓在這邊工作的司機夥伴獲得更好的收穫。那我們平台能
夠給夥伴最好的收穫主要有兩點:一是時間的自由,二是額外的收入。光是這兩點對於許多人
來說就是很大的幫助了。像我們平台有許多單親家庭,早上可能需要送小孩上學,下午四點就
要去接小孩回家了,一般的工作他們幾乎不適合,所以在這邊工作,不用排班,工作時間又彈
性,很能維持基本的收入所需。當然我們也有很多全職考生,他們當初如果沒有工作的時候,
在家裡就容易會被稱為米蟲,但他們不用考試或讀書的時候,就可以排出他們可以接單的時
間,這樣其實對於現代人工作有一定的解放效果。就像是在農耕時代之前的狩獵時代,人們工
作其實不用花這麼多時間,但現代人卻因為被工時綁住,而沒有辦法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,
所以這也是解放出很多夢想的一環。又或是之前有位演舞台劇的表演藝術者,由於演出和彩排
時間都很彈性,Lalamove剛好成為他一邊追逐夢想,一邊讓他有基本收入的平台,所以能夠
讓這些人追求夢想,我覺得是個很令人感動的部分。
問:
不過司機夥伴數量的維持也是很重要,要如何讓司機夥伴在完成夢想後,繼續維持對我們平台
的黏著度?
答:
這個就是我們必須讓平台變得更好,因為如果你把它當做一份工作,你永遠都在往上升遷,所
以你不可能永遠把他綁著,不可能一輩子做這個,還是要有替換。除非你把這個職位這個工作
讓他覺得更有價值,沒有的話,離開是自然的。
問:
除了共享經濟的特點吸引你,Lalamove這間公司還有什麼特點是讓你想留下來繼續服務的原
因?
答:
我最喜歡的部分應該是可以嘗試這點。因為有太多事情是全新的,有很多事情是你無法拿之前
的教科書或是案例可以仿造的,所以我們必須自己去嘗試、瞭解和測試出來,這件事沒有標準
答案,這才是好玩的地方。(小編os:看來Joe跟其他員工一樣都是很熱愛挑戰的人呢!)
「把夥伴這兩字深植心中的話,你做出來的事情也都會不一樣,
也能夠帶動整個車隊的士氣,以及感情聯繫。」
問:
夥伴關係部是個獨特的部門名字,對你而言,「夥伴」是什麼?你怎麼定義它?夥伴是同事、
朋友還是家人?
答:
其實基本上我的定義是以朋友為稱啦!但是,當然會依照他們對我們的定義不同,而有不同的
關心。畢竟關心是互相的,不是說我認為是什麼就是什麼,而是如果我感受到他們對我們的關
心、依賴或是黏著是高的,那自然而然我對他們感受也是像家人一般。當然,我們第一個立場
就是「我把你當自己人」,那這個自己人會好到什麼程度,還是要看對方如何定義我們。(小
編加問:所以Joe稱呼司機都加上夥伴兩字,是要消除彼此的距離嗎?)是的,因為文字的力
量是很大的,某些字眼帶來正面或是負面的感受我們都可以清楚感受得到,那你把夥伴這兩字
深植心中的話,你做出來的事情也都會不一樣,也能夠帶動整個車隊的士氣,以及感情聯繫。
問:
不過以管理學角度來看,人力資源的解釋都是比較冰冷的,認為就是把組織內的人做出最有價
值的分配利用,而夥伴關係部某方面來看是很相似的,對你而言,這兩者之間有沒有什麼差
別?
答:
如果是以管理學的角度來看,這兩者是沒有差別的,如果去觀察管理學發展的話,會發現現在
管理學的人資會把內部員工當成服務對象,只是我們結構剛好是這樣子,我們把司機夥伴當成
用戶來經營,所以我要服務他們,是對內的,不像以前人資只有將內部的員工拿來服務外部的
用戶而已,現在是雙向的服務,基本上兩者沒有差。
問:
在部內管理司機夥伴,規劃獎懲制度時,覺得現行制度有無需要修改的地方?
答:
因為其實獎懲這件事情本來就是很難去定義的東西,如果說要更嚴格或是更鬆綁的話,是要依
個案去調整的,甚至是要依照目前的需求去調整。在獎懲制度我很難去定義的是,我沒辦法每
件事都去監管,所以有時候必須先以一個統一標準去審視,再依個案去做調整,獎懲制度這邊
做好的話,也算是同時服務到平台用戶和司機夥伴,滿足雙方期待的需求。
問:
Lalamove至今已招募了八屆的實習生,你覺得夥伴關係部實習生幫助你最大的部分是什麼?
答:
剛剛有提到人力資源和夥伴關係其實是滿像的,那人力資源部門routine的事情是非常多的,
當然我們這個事情例行性的事情也是非常多,所以實習生在這方面幫助很大,另外就是協助優
化招募或教育訓練等流程,讓大家能夠用最少的時間把事情完成,而他們很厲害的地方是,一
個人負責一個專案,但這專案的對象就是針對近萬人的司機夥伴,是很訓練實習生規劃的能
力。
理工系畢業的Joe,在待人處事上面,結合了感性與理性。從他的角度看經營夥伴關係,發現
管理人才的新定義,不再是表面管理,而是深入人「心」的角度去思考應對與合作方式,進一
步去維繫根本的態度與尊重。
而在外來回奔走熱血的業務又是如何面對面推廣公司服務呢?有關更多Lalamove的員工印
象,即將於下篇訪談內容中分享。
還沒使用過Lalamove嗎?
點選下方優惠代碼立即使用!
延伸閱讀:
想了解Lalamove更多:
如果有任何問題,歡迎撥打Lalamove客服專線:02-2749-5155
客服時間:平日:07:00-21:00、週末及國定假日:08:00-20:00
評論